根据《测绘资质管理办法》及《测绘资质分级标准》(2021版),无人机设备在大地测量乙级资质申请中并非强制性要求,但可作为技术能力补充,提升企业竞争力。以下是无人机在资质申请中的具体作用及操作建议:
一、无人机的辅助作用
1. 地形数据采集
高效测绘:无人机可快速获取测区 高分辨率影像 及 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辅助控制网布设和地形图修测;
适用场景:复杂地形(山地、水域)的像控点布设、GNSS盲区补测。
2. 成果可视化
三维建模:生成测区三维实景模型(如ContextCapture、大疆智图),直观展示控制点分布及测量成果;
报告增强:无人机航拍图可提升技术方案和验收报告的专业性,增加项目中标概率。
3. 应急测绘支持
快速响应:在灾害应急测绘中,无人机可快速获取灾区地形变化数据,辅助大地测量团队制定修复方案。
二、资质申请中的设备认定规则
1. 非核心设备不计入资质要求
政策依据:
大地测量乙级资质的设备清单(GNSS接收机、全站仪、水准仪等)中 未包含无人机,因此无人机不强制配备,也不影响资质审核结果。
例外情况:
若企业 同时申请摄影测量与遥感资质,无人机则作为该资质的核心设备单独考核。
2. 地方政策灵活性
河南省:
参与黄河流域生态监测项目的企业,若使用无人机辅助控制测量,可申请 “技术创新加分”(额外加3-5分);
浙江省:
无人机航测数据接入 “浙里测绘”监管平台,可视为企业技术能力证明,缩短资质初审周期。
三、无人机的合规使用要求
1. 设备与人员资质
无人机类型:需为 测绘专用无人机(如大疆M300 RTK、飞马D2000),配备高精度POS系统;
操作人员:需持有 UTC无人机驾驶证书 或 AOPA执照,并纳入企业技术人员台账。
2. 数据安全管理
涉密数据处理:若无人机获取涉密地理信息,需使用国密算法加密存储,并通过 自然资源部安全审查;
数据汇交:成果需按《测绘成果管理条例》向省级部门汇交,无人机原始数据保留至少10年。
四、操作建议
1. 资质申请材料优化
技术方案中体现无人机应用:在项目实施方案中说明无人机如何辅助GNSS控制网优化、像控点布设等,展示技术集成能力;
附案例证明:提供已完成的无人机辅助大地测量项目报告(如精度对比分析、效率提升数据)。
2. 成本与效益平衡
租赁替代购买:若仅用于资质申请展示,可短期租赁无人机(如每月5000-8000元),降低固定资产投入;
聚焦核心设备:优先满足GNSS接收机、全站仪等强制设备要求,无人机作为增值项补充。
五、典型案例
案例:山区GNSS控制网布设(河南省)
问题:传统测量手段在密林区无法高效定位控制点;
解决方案:
使用大疆M300 RTK获取测区0.1米分辨率影像,预选控制点位置;
地面团队结合无人机数据布设GNSS接收机,效率提升40%;
成果通过河南省自然资源厅验收,作为技术能力证明助力资质申请。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
78建筑网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