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建筑网切换地区
首页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中西合璧:一栋英国百年古建筑的重生

2019-11-13 

无处不在的精美浮雕、墙壁上的胡桃木装饰、唐顿庄园同款水晶灯、古罗马的神秘遗迹……


三一广场10号,一栋跨越百年历史的英国古建筑,经历过二战炮火、见证过帝国衰落,也曾经破败不堪、难以为继。一份来自中国的心意,却让这个广场重获新生,并成为跨国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合作的经典案例。


近日,第三届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主题为“齐心遗产保护,协力社会发展”。华彬三一广场10号的展台,通过图片、视频,和一件建筑模型,讲述着这栋古建筑的中西情缘。


建筑巨作:见证日不落帝国辉煌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三一广场10号所在的“塔丘区”,那就是“历史”。在英国王室仍居住在伦敦塔内的年代,出于保卫王室安全的考虑,曾要求弓箭手站在伦敦塔塔顶向四面八方射箭,以最远一箭所到距离为半径画圆,包含范围内均为王室所有,平民不得进入。

这其中,就包含了三一广场10号大厅的一角。


作为伦敦港务局总部大楼,三一广场10号始建于1915年。建筑由埃德温·库珀爵士设计,从外观上看,这栋建筑将古典风格雕塑与现代相结合,整体呈一个完整的钻石型,环绕正中心的是一个巨型穹顶;若将大楼沿中线一分为二,内部设计与功能分割则呈现完美的对称与均衡。


1922年,大楼落成时,时任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亲自剪彩。尽管历史无言,然而透过这座建筑的建筑用料,以及随处可见的胡桃木装饰、精美浮雕,海上帝国落日余晖中喷薄出的最后一瞬辉煌,可见一斑。


在最鼎盛的时代,整栋建筑中曾悬挂有大量油画。岁月无情,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与人世的更迭,绝大部分的画作均已不在;留存的一幅,忠实的记录下了战后在这栋大楼里发生的,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为第一届联合国全体成员国大会而举办的招待会。画作不以技巧和风格取胜,以用新闻报道的一般手法,将那一瞬定格为了永恒。


东方故事:注入中国资本与文化活力

二战期间,伦敦多处被夷为平地,三一广场10号也没能免于战火的摧残。此后,这栋建筑的修复工作便持续进行着。遗憾的是,库珀爵士没能看到他心爱的作品涅槃重生的一天,但他的伟大与创意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设计师,前赴后继去重现三一广场10号的样子。


2010年,在国家“走出去”的战略号召下,华彬集团收购了这栋饱经风霜的宏伟建筑,以国际化视野,探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商业发展的和谐共生之路。

由于项目的特殊性,三一广场10号修复与改造工程之艰巨、浩大仍前所未有。面对这栋二级保护古迹建筑,所有规划实施都要符合繁杂的文物保护与建筑合规要求并获得政府审批,事无巨细。


项目伊始便遭遇了挑战,公元一世纪的罗马遗迹出土,30名考古学家花了29周时间让这一光荣遗址重见天日,导致项目停工长达近一年时间。这也令建筑本身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座“历史博物馆”。


三一广场10号的原址曾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仓库,170年后中国人成为了此处的主人。在中庭的施工过程中,从地下挖出一只印有东印度公司标志的口袋,内装有马来西亚海月贝壳,这只海贝带着印度洋的海风,仿佛讲述着时代的故事。


大国工匠:文化匠心获国际肯定

三一广场10号本身是伦敦二级保护古迹建筑。在英国,对这类建筑的规定是非常严苛的。

建筑的外观必须维持原样,联合国大厅(宴会大厅)不允许改动,整个建筑的结构也不能变动。那么,要想改建成酒店和公寓,对管道、电线的重组成为一件很麻烦的事。仅仅是新联合国大厅,就由4个人花了6个月的时间完成修复。


建筑需要安装电梯,又要求对建筑体最小乃至零影响,鉴于电梯需要纵联整幢建筑,这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为此,华彬集团特别选用了独立玻璃电梯,以全欧最快的活塞驱动。


最为艰巨的挑战还有整栋建筑的地基工程,为了将使用面积增加40%,建筑师与工程师设计了六个全新楼层,替换楼顶原有的四层,增加两个地下层,为此,施工团队需要让整座建筑整体“悬浮”,已替换原有地基,承受新楼层带来的额外负重。这一切也使三一广场10号被称为伦敦人力最为密集的装修工程。


东西合璧:辉煌再绽放

文化的交融为古老的三一广场带来了东方之美,中西方历久弥新的情谊融汇在三一广场10号的每个细节里,团队所倾注的“文化匠心”屡获国际肯定。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曾评价华彬集团为“负责任的资本”。

运营两年来,三一广场10号四季酒店先后斩获AA2018/2019年度伦敦最佳酒店、AA红五星酒店等英国酒店业九大奖项,是中资控股酒店中第一家拥有此殊荣的酒店。


2019年7月,三一广场项目获得了伦敦金融城颁发的2019年度《城市遗产奖》,这是中国在建筑遗产保护领域内获得的第一个国际性奖项。


城市遗产协会的主持人在颁奖典礼上表示,我们见证了过去七年里,华彬集团持续的专注与耐心,艰苦卓绝的改造历程。重建过程中所投入的巧思,则是获得该奖项的另一原因,在最大程度减少对城市、古建肌理的破坏的同时,又通过保护与改建满足了伦敦的文化需求,体现了来自国际企业的“工匠精神”。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