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6
日前,第十七届中国建筑企业高峰论坛在甘肃隆重召开。广联达董事长助理、研究院院长刘刚应邀在“变革之力:强力驱动行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论坛作主题演讲。围绕“建筑产业的数字化未来”这一主题,刘刚深入分析了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发展对于建筑产业的深远影响,畅想了未来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新场景。
图:广联达董事长助理、研究院院长刘刚
刘刚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说起,深入分析了数字经济新时代来临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他认为,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提升了人们对物理世界改造的效率,加快了改造的进程。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各个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的大运飞机通过数字孪生实现了数字化飞机制造,青岛酷特智能通过C2M实现了服装个性化定制,两者均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场景。
对于建筑产业,亦是如此。刘刚认为,工业级精细化水平是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建筑业要想摆脱传统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为引领,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核心,以信息化手段为有效支撑,通过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的三化融合,将建筑业提升至工业级精细化水平。
结合当下数字技术进步和传统建筑业转型发展,刘刚畅想了建筑产业的数字化未来。
在需求端,消费者的需求在提升,房子被赋予更多的功能,“私人定制”有望成为产业发展的潮流。未来,传统的开发商盖房子、消费者买房子的方式将彻底被颠覆,规模化的定制将取代标准化的预制,消费者将利用VR、AR等虚拟仿真技术来进行装饰风格的定制和健康环境评估,定制属于自己的“家”。而这一场景正在逐步实现,在广联达与景瑞地产合作的一个项目中,已经可以提供超过226个品类的定制,选装率达到75%。
数字化转型对于供给端的影响同样深远。刘刚认为,未来建筑要建造起来,一定先进行全数字化虚拟建造,再进行精益化实体建造。在虚拟建造阶段,利用BIM等关键技术把设计方案在数字空间中充分虚拟推演、优化,从而实现设计方案最优、实施方案可行、造价成本最低。在实体建造阶段,通过数据驱动,将进度精确到分钟级,过程管理精确到工序级,从而实现精益化建造,使建筑产品达到工业级品质。
刘刚在演讲中分享了美国建筑科技公司KATERRA提出“像造iPhone一样造建筑”的理念。他们基于数字技术平台将建筑设计、生产、施工、以及中间的物料管理、供应链配送等整合在一起,全程信息化无缝处理,开创了一个“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整合”的新模式。
未来建筑的建造过程将实现“工厂制造+现场建造”。刘刚分析称,未来建筑施工将转变为“制造+建造”,实现制造、建造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模式来造房子。在实体建造环节,通过智慧调度系统可以链接工厂与施工现场,以现场工业化施工驱动工厂工业化生产。通过工厂工业化生产,实现节能、环保、提质和增效;通过现场工业化施工,满足个性化施工及建筑的定制需求。通过厂-场一体化最终实现全产业链协同与柔性生产。
未来的建筑工地自动化施工将成为现实。依托工地的项目大脑,通过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用数据和算法来驱动现场作业,管理人员远程监控和决策,现场由机器人、无人机进行现场作业和扫描建模。整个过程通过数字化模型来驱动,实现现场工地的自动化,从而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避免现场质量缺陷和安全事故。
届时,建筑工地或将实现无人化。机器人组成合作团队,使用动态新材料构建复杂结构。无人机不断扫描现场、检查工作、将收集的数据传递回项目大脑,供其进行预测和解决问题。项目大脑进行决策后,向机器人、起重机和挖掘机等自动化建造机械发送指令。人类监督员则同时远程管理多个项目,通过现场机器传递的3D和4D图像和数据,确保建筑物符合规范要求。极少数需要去工地的人员将佩戴增强的机械外骨骼,使用神经控制技术在现场移动和控制机器及机器人。
这一系列变革将会对劳动就业产生重大影响,新一轮信息革命在不断创造新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在形成对劳动者的替代。机器对劳动者的替代,能够把人类从繁重危险和简单机械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生产效率,使技术成为人类逐步实现自由的手段。
广联达的定位就是通过打造数字建筑,成为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立足建设工程领域,围绕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提供以建设工程领域专业应用为核心基础支撑,以产业大数据、产业链金融等为增值服务的平台服务商,助力每一个工程项目更成功!用科技创造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