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建筑网切换地区
首页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全省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特别报道

2019-10-24 

“装配式”建筑助力绿色发展

——中建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打造建筑工业化信息化纪略

提要 一个建筑工业化、信息化的新时代到来了! 像造汽车一样修建高楼大厦,听起来似乎是神话,可今天“装配式建筑”让它变成了现实! 高楼大厦所需要的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板、复合墙、女儿墙、楼梯、梁、柱等大量建筑“零件”,在车间生产加工完成后,运输到建筑工地进行“组装”,一栋高楼很快就能拔地而起,这就是工业化方式建造的“装配式建筑”。 世界500强第21强的中国建筑集团麾下的中建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2018年春落户贵州,下设贵州装配式绿色建筑科研院、贵州装配式建筑设计院和独立法人资质的中建科技贵州有限公司;300余人的设计、研发、EPC施工总承包技术管理团队,正在实施建造工业化“总车间”,为装配式建筑制造各种“零部件”,打造贵州装配式建筑行业领头羊,引领贵州新型建筑工业化绿色发展。

建筑工业化  彰显建筑绿色发展 9月上旬的一天,秋阳高悬。走进贵阳花溪区燕楼工业园区,一幢浅灰色的硕大厂房,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这里是贵州绿色建筑工业化生产“总车间”——中建科技贵州绿色建筑产业园。 厂长王文彦介绍,工厂于2018年4月动工开建,今年5月投入生产运营,是贵州省首个绿色建筑标准化装配基地,贵州省首个装配式标准化示范PC工厂,贵州省建筑科技创新“产、学、研”一体化基地,也是贵州省首例中央企业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合资建设的项目。基地占地206亩,项目总投资4.1亿元,设计年生产能力30万立方米,可满足3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的PC产品需求,年产值突破10亿元。 走进宽敞明亮的生产厂房,高大的屋顶气势恢宏,绿色漆地面干干净净,5条生产线错落有致,生产出的成品摆放整齐划一。车间里的工人穿着统一定制的工装,头戴安全帽,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在预制楼梯车间看到,工人把绑扎好的约5米长的钢筋楼梯,送到钢模固定后,开始将配比好的混凝土打进钢模里。一位管理人员说,6-8小时后,就可以脱模,再经过数小时保养后,预制楼梯完成。 记者在预制楼板处看到,一台行车正在把生产的10多平方米叠合板,从钢模平台吊起,运至堆放点。 “这些预制的楼板、楼梯、梁、柱、复合墙、叠合板等构件,就可以直接运往建筑工地安装了。”王文彦指着这些预制件说,5条标准化生产线都是国内最先进的,产品覆盖装配式建筑构件,产品供应辐射半径120公里左右的贵阳市、安顺市及黔南州等地。根据企业需求订单化生产加工,目前生产井然有序、如火如荼。 据了解,中建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与息烽县政府合作,投资2.9亿元,正在修建贵州息烽循环经济装配式建筑建造产业基地,占地148亩,总建筑面积6.5万余平方米,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投产。 在一个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现场,一位木工师傅告诉我们,他干了19年木工,以前在工地每天锯木头、模板,嘴巴、鼻子、耳朵都是锯末灰,劳动强度大、噪音也大,干几天下来手都伸不直。现在只需要将墙板一块块扣起来就行了,没有粉尘,对身体健康大有好处。 据了解,花溪区第二中学新建工程、花溪区人民武装部民兵训练基地(消防大队)、高坡片区学校、六盘水德馨·桃源居、贵阳市天亿人才小镇等在建项目,都将不同程度实施装配式建筑,学校项目装配率高达70%以上。 中建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总工程师谢翔表示,相对于传统现浇建筑,装配式建筑可缩短施工周期25—30%,节水50%,减低砌筑抹灰砂浆约60%,节约木材约80%,降低施工能耗约20%,减少建筑垃圾70%以上,并显著降低施工粉尘和噪声污染。

制造信息化  给建筑赋予“生命” 随着科技信息化、数字化的飞速发展,门禁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等不以为奇。但对于冷冰冰的建筑梁、柱、楼板、楼梯、隔离墙等预制件,只要你用手机对着它“身上”的二维码一扫,便能立马知道它的出生时间、地点、身高、体重,由什么材料组成,什么班组所做,等等“身份”信息全览其中。 谢翔介绍,这样做的目的是,甲方、监理、施工方工人通过扫描二维码,随时能够了解到各构件的相关信息,赋予建筑“生命”,有利于预制构件的质量管理和溯源跟踪。 同时,该公司还创新使用了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克服了混凝土强碱环境对RFID芯片的腐蚀问题和预埋钢筋对RFID芯片的干扰问题,在预制构件中植入可擦除式RFID芯片,实现循环利用,在关键工序放置可读写式PDA自动采集信息,并实时上传至后台管理系统,实现对建筑构件实时溯源跟踪和质量把控。 在现场看到,两台大型数控钢筋加工机床正在忙碌着,只有两三个年轻的师傅在电脑面前操作,从钢筋的拉伸、到下料、到切割、到焊接制作,全部经过技术人员电脑编程后实现数字化生产控制,数字化钢筋生产线带来的生产功效显而易见。 随着数字化智慧管理平台的研发成功,将整合PC工厂类管理资源,结合大数据产业与云平台,打通设计、生产、施工及管理全产业链,将工厂打造成为贵州省行业领先的智慧工厂。目前智慧工厂整体软硬件布置完毕,部分硬件设备已投入使用,采用华为云服务器,部署SQL2012数据库,工厂已实现预制构件生产到出货的信息化流程管理,以RFID和二维码为载体,对构件从开始生产、钢筋笼入模、隐蔽检查、成品的检查、入库、装车、构件安装等重要环节监控把关,实时上传构件状态数据,进行人员、构件、仓储、物流等全方位管理,实现工厂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和生产。 中建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总经理李胜在接受采访时称,为了推进贵州省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在贵州省住建厅、贵阳市住建局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12月,中建科技作为息烽县招商引资重点央企落户息烽工业园区,投资建设贵州息烽循环经济装配式建筑建造产业基地;2019年5月,中建科技贵州绿色建筑产业园作为贵州省首个绿色建筑标准化装配式基地投入生产运营。 中建科技入驻贵州以来,坚持以绿色智慧装配式建筑业务为核心,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节能建筑、模块化建筑、被动式建筑、新型建筑材料,打造集投资、规划、设计、生产、施工、运营、维护于一体的全生命期的绿色产业链,重点聚焦“六类主要市场”,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实施“研发、设计、制造、采购、施工”REMPC五位一体工程总承包先进技术,打造集投资、规划、设计、生产、施工、运营、维护于一体的全生命期的绿色产业链,将拉动周边运输、物流、建材、建筑以及劳动力市场上下游全产业链百亿元,带动上千人就业,将引领贵州新型建筑工业化快速发展,为贵州“大生态”发展添砖加瓦。

文/彭银

技术创新成就城市绿色建设

——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践行绿色环保理念纪实

提要 近年来,政策东风让“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广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2018年,住建部将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列入工作要点,提出将以绿色城市建设为导向,深入推进建筑能效提升和绿色建筑发展,稳步发展装配式建筑。 恢弘背景下,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务院及住建部号召,在工作中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发展,将绿色融入建筑,成就城市建设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公司依托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雄厚的技术实力,先后承接贵航喜来登大酒店、观山湖区上枧安置房项目、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总部、清镇住宅产业化基地项目(一期)等区市重大工程项目的建筑设计,努力践行城市策划设计者的社会责任,树立起贵州城市运营绿色典范。

绘就绿色建筑新蓝图 贵阳市建筑设计院自树立绿色战略以来,始终致力于绿色科技在建筑中的推广和应用,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城市运营策划,“绿色”已经成为公司的品牌基因,节能、低碳、环保的理念深深嵌入每一个项目中。 在贵阳观山湖区兴筑西路上有一栋栋浅色楼房,这些貌不惊人的节能建筑——保利·大国璟,今年7月由贵州省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中心组织完成评价,获得贵州省绿色生态小区(一星级),住宅及公建评为二星级绿色建筑。 据了解,本次绿色生态小区评判标准,包含节地与土地资源利用、室外环境质量、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智能化数字化服务与管理、施工管理、提高与创新等指标。 保利·大国璟项目总用地面积为22.27万平米,总建筑面积为72.3万平方,住宅建筑面积约51.9万平方。住宅的15%规模采用装配式建筑共计约7.8万平方、装配率达52%。 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董云表示,他们承担的“保利·大国璟”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各环节,充分考虑了节约建筑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室内环境等指标,符合绿色建筑相关要求。同时,还应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室内采光、通风、声环境以及室外风环境等进行模拟,以达到节能降耗、健康舒适居住环境的目标,真正体现绿色建筑的现实意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贵阳市建筑设计院以绿色理念确保绿色品质筑守绿水青山,将绿色智慧的理念融入城市运营中,推动零碳城市目标,以绿色建筑构筑起一道道靓丽的城市生态绿色屏障,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城市未来增添强大的生命力。

力推装配式建筑发展 目前,装配式建筑可谓是建筑业的“网红”,政策助力,产业化推进,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乘着政策的东风,贵阳市建筑设计院将“探索装配建筑、打造绿色和谐宜居”作为企业使命,紧紧围绕政府、业主、用户的需求,将企业的发展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积极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 10多年来,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深化“大平台+全产业链”工作格局,在组织机构框架体系、建筑工程总承包资质体系、机制体制创新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度探索。提出“引领、助推、凝聚、共进”的工作目标,全力整合产业链实体资源,投资入股了贵州省绿筑科建住宅产业化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绿筑科建”)。并将绿筑科建作为建筑构件生产基地,完善全产业链资质体系,成为全国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获得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称号。 不仅如此,该公司还打造了贵州省第一个大型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观山湖区上枧安置房项目。项目总用地面积为5.5万平方,总建筑面积为26.2万平方。 据悉,该项目采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采用的预制构件包括:预制外墙板、预制叠合板、预制阳台板、预制楼梯、轻质条板内隔墙等,装配率为62%。 “项目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后,实现节时20%、节能25%、节地20%、节材20%、节水23%、每百平方米住房减少建筑垃圾5吨,施工现场及不嘈杂凌乱也不扬尘漫天,现场节约人工超过40%。”董云表示。 此外,贵阳市建筑设计院还在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总部设计投标中力压国内外优秀设计单位,一举夺魁,该项目选址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契合经济区多彩贵州风景眼战略规划,与经济区展示中心共同组成“风景眼的双瞳”。 当时,该项目招标吸引了众多著名设计单位参与,谈到为何能从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贵阳市建筑设计院董事长蒋美荣表示,他们设计的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总部,从远处看形似“双峰”,象征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组织的“国际峰会”和山地旅游者“勇攀高峰”的精神。“从其楼顶平台,可一览双龙生态公园及鱼梁河沿线的山山水水,从空中俯瞰,其中心广场则形似周边多彩风景布局的瞳孔,真正打造经济区继展示中心后的新地标。”

实现建筑品质新提升 科技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贵阳市建筑设计院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和支撑、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提供高科技、高性价比的建筑产品为使命,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为创新型绿色环保建筑科技企业。 多年来,持续加大科技创新经费投入,先后主持编写《贵州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贵阳市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指南》,参与编写了《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贵州省建筑桩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等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近十年来,该公司先后承担并完成大中型设计、勘察项目近千项,其中60余项工程设计项目获国家、省、市级优秀设计勘察奖—— 百花山庄、省电力科研试验办公综合楼获省优秀设计一等奖、部表扬奖; 工程总承包项目贵阳市老干活动中心获省优秀设计二等奖,施工获省优秀工程质量奖; 行政中心市委办公楼经国家工程建设质量审定委员会审定荣获二○○六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 以智慧科技为引领、绿色环保为特色,从打造“绿色生态小区(一星级)”,再到荣获“优秀设计一等奖”,贵阳市建筑设计院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始终秉承“创新创意·至诚至精”的核心价值理念,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产品的升级,实现“生态城市”、“生命建筑”等多方面的持续升级。 未来,贵阳市建筑设计院将在努力打造更多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等标杆式产品的道路上探索进取、砥砺前行,不断交出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