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建筑网切换地区
首页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布加勒斯特建筑三年展|杨兆凯:寻找青年建筑师的批判性

2019-11-05 

布加勒斯特建筑三年展中国馆。

10月15日,一场名为“营园造家”(英文名为“INVENTING A HOME”)的建筑展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市郊莫戈什瓦亚宫开始展出。这是本次布加勒斯特建筑三年展特设的中国馆。一场由文字与影像交织的讲述,在这座修建于300年前的文艺复兴式宫殿里上演。

观展手册中有这样一段话: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家”的概念被快速改变着。一方面人的流动和全球贸易推动的工业快速发展,导致越来越多的“家园”抛荒,传统和乡野成为新市民的“景观”和寻找“ideal home”的考古实验发生地;另一方面,人们焦虑于如何能在密集的高楼中买下一个单元房,来实现对home的想象。」

围绕中国馆的“营园造家”,策展人杨兆凯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以下为他的陈述。


中国馆策展人杨兆凯。

在法国,建筑师群体和遗产保护界之间存在很大交集。在那里,倘若你想选择就读遗产保护专业,前提你得是一位建筑师。因此,我这次挑选了不少在中国做文化遗产保护的作品展出,置于欧洲的语境下,观展者不会惊奇,但如果将这个展挪回中国——建筑展中摆放着这样的作品,恐怕有很多人会不理解。


参展人谭金花带去的中国传统宫灯。

作为一位建筑展的策展人,你会深刻思考,在一场短暂的活动后,是否能留下些许历史性的东西,选择展出的这些作品到底有何价值?如此,在准备过程中,就要按一定的标准,围绕主题进行遴选。

不久前,美国建筑师彼得·埃森曼在同济讲座时,重申了自己的一贯观点:“建筑学必须具有批判性”。可现实中,在中国,建筑学表达的批判性很弱。无法回避的是,我们早期接受的建筑学教育,脱胎于苏联体制,旨在培养一个匠人。

在这次的展览中,我试图将中国一批颇具批判性的青年建筑师聚拢起来。七年前,我与友人一同组织了一个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城市研究等议题讨论的沙龙,取名为“C太太的客厅”。林徽因曾组织过一个“太太的客厅”,而我的身份是搞保护、做文化的,英文单词都以C开始,便取了此名。现在谈起,无论我当初做“C太太的客厅”,还是如今策划这场展览,我都在努力寻找中国建筑师的批判性。同时,对作品批判性的追问,也是对设置于西方语境下的主展有所回应。欧洲办的一些展览,哪怕布展看起来多么简陋,但批判性的内核确是存在着。


参展人陈瞰准备的展品——与北京百万庄社区有关的文字组成福字,挂在展厅内。

去年我得知要来罗马尼亚办展,当时特别好奇,罗马尼亚与中国一样历经过苏联式洗礼,他们培养匠人建筑师的传统,也许一样存在,就是所谓共产主义时期的螺丝钉。但这显然与西方文人式精英建筑师迥然不同。融入欧盟大本营后,罗马尼亚建筑师是如何应对意识形态冲突,又是如何完成或进行转变的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在准备这场展览前,我分析了布加勒斯特建筑三年展以往三届的主题。前两届分别为“透明性”和“漂流”,前者源自建筑学的概念,后者源于德勒兹的哲学理念,而本届的主题则是“家”(“HOME|any|more|?”)。

在我看来,家即是营造共同体的过程。因此,我很早就定下中国馆展览的英文名“INVENTING A HOME”,直译过来是“发明家”。批判也是一种发明。我认可这个译名。在古汉语里,“发明”的阐释,是指将一件事物传承并发扬光大。但周围许多人回应,觉得不妥当。他们认为这个词会让人联想到爱迪生那样的发明家。后来我依从,改了如今的中文名“营园造家”。

准确来说,我确实甄选了一些关于中国庭院、园林的作品入展。


澎湃新闻&Sixth Tone的参展作品“易地搬迁”。

在准备阶段,我也很希望能有中国媒体参与到这次展览中。因为,媒体人与建筑师,就批判性这一点来谈,具备相通性。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就曾做过记者。

事实上,外国人缺少对当下中国背景的理解,媒体作品恰提供了这样的讲述,而澎湃新闻&Sixth Tone所制作的全媒体作品“易地搬迁”,谈的正是最鲜活的当下,推行这样的政策,势必将改变一部分乡村建筑。

比方说,中国某些省份近些年鼓励村民将宅基地的土地置换出来,腾退的地方恢复成田土进行流转,再将村民集中安置在县城。这对建筑师来说,是灾难性的事情。因为这相当于大部分古村落将夷为平地。但与此同时,当地政府的另一个部门又在主导“传统村落”的保护。往往我们所看到的,一方面是越保护越糟糕,一方面国家又在以强硬的行政手段摧毁一些东西。还有一种情况,在山西、甘肃,一些偏僻的村子,随着人进城而自然荒废了。

当下的处境,对具备批判性的中国建筑师来说,他所能面对思考的对象已在逐渐减少。如果观展的外国人能了解这样的情境,他们或许就能理解当下这批中国建筑师的困境。

最终,我选择的21幅作品,讲述着中国从乡野到城市的“家”。虽然在罗马尼亚的展览只会停留短暂的时间,但我想“营园造家”是可以长期讨论的话题。得知要做这样一场展时,我们也曾想过寻求企业的赞助或募资,但现实是,这样偏重表达、艺术性的建筑展几乎难以拿到帮扶资金。可是,我仍旧期盼,未来这样有温度、能容纳年轻建筑师参与的展办下去,也许是将他们的驻地计划联系起来,在那些地方再次展出。借此,让这些不随大流的思考者能够互相取暖。


中国馆的海报张贴在布加勒斯特建筑技术大学教学楼。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